登山護膝、運動護膝怎麼挑?一篇文章告訴你
膝蓋是支撐人體活動的關鍵關節,無論是日常行走還是戶外運動,膝蓋都容易承受較大壓力。為了保護膝蓋,我們需要合適的護膝產品來提供支撐與穩定。本篇將介紹護膝醫療的基本概念與多種膝蓋護具類型,幫助您找到適合的護膝套,無論是登山還是日常運動都能有效保護膝蓋。
一、護膝的基本概念
護膝的作用是減少膝蓋在運動中的壓力,保持關節的穩定性。根據不同需求,護膝的設計、材質與支撐力有所不同,從輕便的護膝套到加強支撐的膝蓋護具,市場上有多種選擇。尤其對於需要長時間活動膝蓋的人,像是登山愛好者,登山護膝可以在上坡和下坡時提供穩定支撐,避免膝蓋過度負擔。
二、護膝的常見類型
1.套入式護膝
常見款式:全包覆式類型((無魔鬼氈))
特色:套筒編織可直接穿上,有尺寸之分,加壓力固定無需調整鬆緊度,支撐強度可依照個人喜好做選擇。
護膝套主要適合日常行走或輕量活動時穿戴。這類型的護膝固定力道屬低等強度,材質大部分為針織紗線,講求舒適透氣性,以及親膚貼合的特性,運動時更全面吸收汗水。適合喜歡彈性包覆,且有輕度活動需求的使用者。
2.開洞式護膝
(1)運動型護膝
常見款式:髕骨壓條
特色:藉由壓條對髕骨肌群壓迫達到防護效果,相對不會完全限制膝關節活動。
運動型護膝在設計上適合動態活動使用,因固定面積小,使用時不悶熱,穿脫方便,此類產品固定力道屬中等強度,所以適合需要高幅度彎曲膝蓋的族群使用,例如:球類活動(籃球、羽球、網球等..)、單車、路跑。
(2)登山護膝、慢跑護膝
常見款式:這類護膝在前方會開孔、周圍會增厚來穩定髕骨活動,兩側也會有固定帶或金屬條來增加穩定性。
特色:魔鬼氈黏貼,可自行調整固定鬆緊力道,方便穿脫,尺寸區分則是依照功能性質,市面上產品以單一尺寸居多。
登山護膝針對長時間上下坡的需求設計,具有更高的支撐力和耐衝擊性,能有效協助緩解膝蓋在戶外活動中的壓力。這類護膝固定力道屬於高等強度,包覆長度延伸至大腿股四頭肌,擁有較強力膝蓋固定,使活動時不易彎曲,可輔助膝蓋爬梯時更輕鬆省力,還具備耐磨材質、吸濕排汗、快乾及透氣等,適合長時間在戶外活動、年長者或是有傷痛史的族群使用。
3.醫療輔助型膝蓋支架
常見款式:樞紐式膝蓋支架
特色:屬於醫療輔具的一種,用於傷後復健使用,在兩側會有關節樞紐,可以用來限制關節彎曲角度。
適合在開完刀後,例如膝蓋半月板、十字韌帶、骨折、肌腱重建時,會需要暫時限制膝蓋彎曲或是伸直的角度,這類的輔具支架提供可調固定角度,無論是在初期需要穩固,或是中後期需要逐步增加活動度,此支架都能調整至合適的角度範圍,支持循序漸進的康復過程,為傷後康復中的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援,是恢復活動能力的理想選擇。此類護具的體積也會比較大型。
三、護膝常見問題
Q:可以穿戴護膝睡覺嗎?
A:一般而言晚上不需要使用護膝,若是術後病人或需要限制膝蓋角度的病人,須依醫生指示穿戴護膝。
Q:護膝可以穿一整天嗎?
A:建議大約3~4個鐘頭可以脫下休息,讓關節伸展舒緩。使用護膝可以讓活動時間增加,但也不宜整天持續固定壓迫。
Q:護膝多久需要更換呢?
A:建議使用2-3年左右需做更換,避免彈性疲乏,以致患部未能得到最好的包覆,但因每個人的使用情況不同,如覺得已經無法給予足夠包覆,皆可隨時替換!
四、如何挑選適合的護膝
選擇護膝時,應考慮到自己的膝蓋需求與活動強度。若為一般日常活動,選擇基本型的護膝套即可;若有高強度運動需求,則建議選擇更有支撐力的膝蓋護具,如運動型或登山護膝。對於需要專業護膝醫療的情況,建議選擇符合醫療需求的護膝以確保膝蓋的穩定支撐。
透過了解不同護膝類型,您可以根據需求選擇適合的膝蓋護具,讓每一次活動都能安心保護膝蓋健康。
▼▼參考護膝機能分級表,找到最適合您的需求護具▼▼
食藥署提醒,如不確定如何選用,建議諮詢專業醫師後再行選擇,如欲購買醫療器材,請看清楚有無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並詳閱產品說明書。
聲明:所有衛教資訊內容僅供參考使用,無法提供任何醫療行為和取代醫師當面診斷,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,請您盡速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!
若有任何疑問,請不吝與我們聯絡,諮詢專線:04-26367286
【健康的事,就找康得適】—關心您的關節健康,刻不容緩